新华社合肥9月24日电(记者葛如江、杨玉华)“长相土、加工粗”,这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农业和农产品,然而记者从正在召开的2011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了解到,农业科技运用正改变这一切,未来农业将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看点一:盆栽辣椒、巨型南瓜 农产品好吃更好看
200多斤的南瓜,100多斤的西瓜,种在花盆里的五彩辣椒。正在举行的中国安徽(合肥)农交会上,科技创新展区里的高科技农业引来了众多关注。
记者看到,巨型的南瓜表皮金黄,外形似巨大的灯笼,看起来很新奇。而百斤的西瓜由于太重,已经长成了“冬瓜”形状,切开后红红的西瓜瓤十分诱人。这些巨无霸引来了很多市民围观拍照。除了这些“大家伙”,五颜六色的彩椒、像仙人掌形状的生姜,这些过去长在田头的农作物,如今被搬进了花盆里,既好看又可食用。不少市民爱不释手,纷纷抱一两盆回家。
研发这些产品的安徽江淮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宋沛介绍,这些新奇农产品都是借助科技力量,经过多年研发而成的。主要适应了未来都市观光农业和现代人追求自然的需要。“到一些生态农庄,看看这些巨型农产品,很吸引人。而自己在家里的阳台上种点辣椒生姜,既好看又好吃,还能体会从种到收的乐趣。”
宋沛认为,借助科技力量,未来的都市农业将更发达,农产品也会变得更时尚。
看点二:“一网打尽”田间地头 办公室里看苗情
一根黄瓜,将张贴在上面的条码在农产品可追溯查询终端上一扫描,立即就能对黄瓜“寻根问祖”,从产地、种植户姓名、种子来源、检测结果等所有信息一目了然;拿起一本电子点菜单,在点击成品菜肴的同时,可以点击原料食材的来源、种植地、检测结果等,让你吃上放心产品。这不是电影里的科幻镜头,正在举行的安徽农交会上,农村物联网展示区向人们展示了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的农产品及食品安全追溯平台。
据研发推广这一新技术的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珍玉介绍,物联网通过现代信息传感设备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近年来,这项技术逐步运用于农业。目前,该公司主要做的项目有两大类,一类是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基地合作,建立农产品从产到销的全产业链可追溯平台。二是帮助政府建立农情监测系统。
据悉,朗坤公司正在与安徽省农业部门开展合作,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大田作物进行病虫害等监测。这项网络建成后,农业主管部门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对千里之外的苗情实时监测,一旦发现病虫害,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远程会诊,加强防治病虫害等灾情的预警和应对。
看点三:丝瓜变面膜、蜂毒制药 农产品不光是用来吃的
夏天常吃的丝瓜居然可以变身美容的面膜,令人心惊的蜂毒可做成抗菌防癌的良方,一个小小的猕猴桃可以做成100多种产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您可能不相信,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居然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在安徽农交会上,全省百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首次组团参展,展示的产品除了土特品种外,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也令人耳目一新。
由合肥一家丝瓜合作社研发出的丝瓜系列产品令人称奇,如提取丝瓜原液深加工成的美容产品,利用丝瓜里的特殊成分,做成的丝瓜鞋垫,不粘锅等,将平时不起眼的小丝瓜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马鞍山一家神蜂合作社里,蜂毒被提取出来制成了抗肿瘤良方,在国际市场上售价高达400美元一克。
“农产品满足食用是最基本的用途,随着科技水平提高,农产品用途将越来越广泛,附加值也会越来越高,这将是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安徽省农委合作经济指导处调研员马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