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文龙在3月5日步入人民大会堂的代表中,一位衣着朴素的农民代表引起了记者注意,她就是来自安徽省旌德县洪川村62岁的余的娜。“我们县农村交通还不是很方便,对农民增收和发展经济是个很大的障碍。”由于对家乡的农村发展状况有着切身感受,因此她对政府工作报告中12287亿元这一数字印象极深。
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来自甘肃平凉的农民代表毕红珍说,这几年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条件改善了,致富的热情很高,政府的投入增加,也让老百姓对增收增产有了更多期待。
中央财政投入连年增加体现出政府对于“三农”发展的重视。尽管我国近些年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生产实现罕见的“八连增”,但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依然是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同时,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需要增加科技投入,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持续投入“三农”,无疑是为了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近两年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频发造成的农业损失,深刻地体现出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眼下云南省部分地区的严重春旱仍在继续,大旱造成数百条河流断流,数百万人饮水困难。据统计,截至目前,春旱已给云南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可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搞好灌区配套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2011年的一号文件也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
那么,如此大规模的建设资金从何而来?显然,财政资金仍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首要资金来源。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效益低、回收时间长,在投入初期必须依靠财政资金。尤其是在我国的老少边穷地区,只有加大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业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农民才能走上增收增产的道路。
应该说,在国家财政收入的大盘子里,12287亿元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对“三农”投入逐年加大,但是相对于现代农业、规模化种养殖的需求来讲,仍显不足。而且,就“三农”所需的巨额资金投入来看,单靠财政资金和农民集资还远远不够,必须促使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不断向“三农”流入。由于“三农”具有天然的弱质性,这些资金需要财政资金的引导。
近些年,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很快,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沭农业局刘建文带来一份《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大力推广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的提案。据了解,目前一些公司正在推广这项技术。农民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就可以悠闲地坐在地头看着种肥同播机奔跑着工作,种子和肥料能够同时被播到田地里。
随着机械化推广和技术进步,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益已逐年提高,这也吸引了许多资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入到“三农”领域,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吸引力开始增强。今年的一号文件又提出,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未来农业科技的大力推广同样需要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而且,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些刚性制约,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农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明显上升,财政投入的增加也将在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方面有所建树。
“三农”一直是经济发展的蓝海。近些年,金融机构不断把触角向农村延伸,信贷资金支农力度持续增大,源于中央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而财政投入继续加大无疑将撬动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三农”。而随着“三农”肌体逐渐强健,其对资金的吸引作用也会逐渐增强。
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丰则国家强。政府连年增加对“三农”投入,意在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关乎8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粮食生产的大局。余的娜和毕红珍们热切期盼,家乡农民能够走上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政府工作报告中12287亿元这个醒目的数字,增加了她们的许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