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吃!”日前,在龙南县百易超市的水果区,一大群人围着鹰嘴桃摊位品尝蜜桃,这是该县桃江乡绿灵专业合作社的首批鹰嘴蜜桃正式上市,顾客试吃过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时值盛夏,正是西瓜、葡萄、桃子等时令水果抢占市场之时,走马龙南县各大超市,“农超对接”销售平台供应的新鲜果蔬备受市民青睐。“农超对接”这一头牵农户,一头连市场的模式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树立了新的航标,也为发展城乡经济互动提供了新思路。
科学种植学问大,品质是保障
“龙南县杨村镇太平蔬菜合作社能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至关重要。”太平蔬菜合作社的合伙人之一廖旭文告诉笔者。太平蔬菜合作社组建之初,就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种植。在蔬菜基地的灌溉方式上,先后投入60多万元,给每块菜地配备一个水龙头,让蔬菜“喝”上自来水;在病虫害防治上,购买130多盏频振式杀虫灯,全面推广生物和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名正言顺地拿下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蔬菜及原产地认证证书”。
龙南县农粮局派出蔬菜种植专家刘甫祥担任科技顾问,为太平蔬菜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镇里的科技人员也经常深入基地,帮菜农解决种植难题。同时,县、镇两级农技人员还不定时举办菜农种植技能培训班。目前,在县、镇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社已涌现出蔬菜种植方面的“土专家”20多人。该社还聘请了2名农业高校毕业生,建立蔬菜种植科技示范基地,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菜农自主科研创新。
产品销路不担忧,合作是关键
在龙南县宏昌超市的“农超对接”果蔬专柜前,挑选商品的顾客络绎不绝,不一会儿便将专柜蔬菜抢购一空。当被问及专柜蔬菜为何如此畅销时,一位家庭主妇提起一篮子鲜嫩欲滴的蔬菜告诉笔者:“超市里买菜方便,品种齐全,而且专柜蔬菜非常新鲜,价钱也比菜贩子那便宜。” 正在忙着统计当天销售数据的销售经理王智说:“过去我们超市都是从外地进货,运过来最少耗去一天半时间,蔬菜不仅不新鲜还增加了运输成本。‘农超对接’后,畅通了农产品进货渠道,现在超市30%以上的蔬菜都是从本地运送过来,从采摘到超市专柜不到2个小时,既保证了蔬菜新鲜又降低了20%的运输成本。”
据悉,龙南县自去年实施“农超对接”战略以来,采用“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超市”的运作模式,当地源泰果蔬专业合作社、龙源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绿灵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宏昌商贸有限公司、百易商贸有限公司等大中型超市成功实现“无缝对接”,搭建起农产品购销平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既让农民增收,消费者又能得实惠。
对接形式多元化,共赢是目标
在说到“农超对接”给菜农、超市和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时,龙南县宏昌超市的董事长徐超深有感触,他说:“‘农超对接’不单纯是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来实现资源互补,这种良性的合作关系将逐渐促进零污染、零浪费的生态农业发展,让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化转型。”目前,他正计划与全县更多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无缝对接”,大力推进“超市+专业合作联合会”模式。他解释道:“这种模式是‘超市+专业合作社’模式的改进。”由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处于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资金和技术有限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单个合作社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要想真正进入“农超对接”的良性循环,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牵头带动和规范运作,然后遴选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与超市进行对接。而且由于是以合作社的名义在超市销售农产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税收可以享受直接抵扣优惠,这就大大加快了合作社与农民的资金结算速度。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农村新经济组织不可能按固定不变的统一模式齐步发展。龙南县委农工部负责人表示,除了“农超对接”外,还应该发展多元化对接形式,盘活城乡经济。比如,大力推进“农餐对接”,鼓励大中型餐饮企业积极参与产销直接对接,采取契约合作方式,建立稳定的原辅材料基地,控制食品安全源头,降低市民消费成本,满足消费需求;积极推进农企对接,各类以农产品为原辅材料的食品加工企业,要大力推广产、加、销一体化模式,延伸产业链条,采取自建或与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直接订单采购等方式直接对接,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原辅材料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