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动态
  3. 新闻资讯
  4. 内容

赣鄱沃野稻菽香——我省秋粮抗旱夺丰收纪实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05日来源:江西日报作者:未知

丹桂飘香时节,记者到宜春、过上饶、去抚州……在稻菽飘香的赣鄱田野上,沿途处处稻浪滚滚。

全省中稻收割已基本结束,晚稻自南向北进入收割高峰期。据农情调查,中稻因旱损失较轻,晚稻丰收已成定局,全省全年粮食总产可达420亿斤以上,有望实现“十连丰”。

问稻哪得香如许?秋粮生产历尽艰辛,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

防在灾害前面,抗在关键时点,合在同心给力,粮食生产不再“逆来顺受”

秋粮是我省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秋粮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年粮食生产的50%以上。

旱灾是粮食生产的大敌。今年7月至8月,全省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不利天气,对中晚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大灾面前,我省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早在今年春季雨水时期,各地根据气象预报,适当增加了水库蓄水量。抗在关键时点。7月下旬,全省投入抗旱资金达6.9亿元。合在同心给力。省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紧紧围绕抗旱保丰收,全力以赴减轻旱灾损失。

洒下科学抗旱“及时雨”,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中稻抽穗扬花避开了高温干旱期,产量好于预期;晚稻一二类苗达90%以上。10月26日,正在收割晚稻的上高县泗溪镇杜家村农民杜松林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今年夏旱连着秋旱,我家30亩晚稻遭受大旱灾,但因镇里帮我安装了抽水设施,旱期2天就能浇一次水,亩均产量还比去年增加了100多斤。”

“我省通过持续大修水利设施,为抗旱夺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粮食生产不再‘逆来顺受’。”省农业厅副厅长马岩波说。据了解,近年来,全省已完成除险加固的各类病险水库共恢复和新增库容18.2亿立方米,全省通过大中灌区骨干工程和小农水项目建设,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4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60万亩。更令人高兴的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使项目区旱涝保收率从65%提高到100%。

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户,鼓起农民稳粮增粮劲头,牢牢掌握粮食生产主动权

南昌县泾口乡小莲村种粮大户姜小宝说:“今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早早拿到了手,早、中晚稻又托市收购,国家政策好,我是铆足了劲作田。今年,我家600亩晚稻,亩产1110多斤,比去年多收了180多斤。”

牢牢掌握粮食生产主动权,最要紧的是落实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稳粮增粮积极性。各地早在3月10日前,就将41.3亿元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全部拨付到户,省农业部门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政策激励效应。

秋阳下,瑞昌市赛湖农场三分场种粮大户王财东承包的2000多亩晚稻田里,10多台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王财东高兴地说:“今年,国家给我们发放了晚稻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资金,我及时给晚稻增施了配方肥或复合肥等,提高了晚稻抗寒能力,晚稻穗大粒饱。”

8月中旬,我省将3000万元国家晚稻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资金拨付到县,使全省农民在9月中旬前完成了综合施肥作业,确保了晚稻稳产增产。同时,从今年起,我省对承租农田500亩以上的水稻种植大户、单季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的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贴息和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重点扶持,支持种粮大户扩大规模。今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608万亩,比去年底新增了123万亩;全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超过1.3万户,同比增长7.2%。

丰收不到手,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不放手,科技之力带来满田稻香

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关键要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单产和稻谷品质。

科技提了劲。在抚州市临川区腾桥镇农业部(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皇溪村种粮大户罗柏高说:“今年,区农业部门统一品种、统一集中育秧、统一栽培技术、统防统治,推广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晚稻亩产1200斤没有问题。”

丰收不到手,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不放手。省粮油局局长程锦介绍,针对秋粮生产中存在的种植密度偏稀、土壤酸化偏重等问题,省农业部门相继推出了重大关键增产技术措施、“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工程,全省晚稻栽插密度由以前的1.2万至1.5万蔸,提高到1.7万至2.1万蔸。同时,加大水稻新品种展示和超级稻示范推广力度。今年,全省中、晚稻超级稻推广应用面积700万亩。

今年,全省大力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和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活动,重点开展水稻集中育秧、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省中、晚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分别达77个和177个,实现了县县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