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动态
  3. 新闻资讯
  4. 内容

沪产水果:“甜蜜”的都市农业

发布日期:2011年08月16日来源:互联网作者:徐盘钢

在7月末的上海农展馆里,熙熙攘攘,“马大嫂”们摩肩接踵,这里正在举办上海盛夏农产品大联展,来自金山的“皇母”蟠桃、“施泉”葡萄、金山小皇冠西瓜,来自奉贤的“光明”黄桃,来自松江的翠冠梨等都成为展会上的抢手货。一位从静安区赶来买桃的王大妈告诉记者,她们全家人都爱吃上海市郊地产的当令水果,口感好而且一吃就是十多年,充满着甜蜜的回忆。

发展区域特色,提高品牌效应

到去年底,上海市果树栽培面积为36.3万亩,水果总产量45.8万吨,总产值18.3亿元,其中桃最高为7亿元,其次葡萄为5.9亿元。亩产值葡萄最高,为1.02万元。全市出口创汇394.6万美元。

近年来,上海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名优产品,抓住上海市区消费者喜爱本地产水果的特点,满足市场需求。在地方传统的基础上,本着突出区域特色、错位竞争的原则,通过项目建设和政策引导形成了嘉定葡萄、浦东水蜜桃、奉贤黄桃、松江水晶梨、金山蟠桃、青浦枇杷、崇明柑橘等区域特色优势,特别是浦东的水蜜桃和奉贤的黄桃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各区县结合本区域的优势农产品,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果品品牌,如嘉定的“传伦牌葡萄”、浦东的“凌波牌水蜜桃”、奉贤的“锦绣牌黄桃”、松江的“仓桥牌水晶梨”、金山的“皇母蟠桃”、崇明的“前卫牌蜜橘”等。同时,还积极拓展水果的产业功能,举办采摘节、文化节等活动,如“南汇桃花节”、“马陆葡萄节”、“松江梨文化节”等,不但增加了农业旅游收入,还带动了农产品品牌效应的提升。

加大财政扶持,开展“标准园”创建

上海市农业部门为进一步改善水果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对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水果生产基地进行扶持,依托项目改善合作社的基础设施条件和部分生产设施,提高水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去年全市批复19个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涉及桃、梨、葡萄等水果,种植面积5800多亩,投资额4800万元。

上海积极组织申报部级水果标准园,并在嘉定区马陆镇建立了葡萄标准园,面积1035亩,按照部级标准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全面推广生态栽培技术,采用物理防治措施,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控制病虫害,控制农药残留,提高果品质量安全。二是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印发给标准果园的每个农户,规范生产行为。三是切实加强统一服务,建立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通过标准果园的创建,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了周边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

果树——农民的“摇钱树”

金山区吕巷镇是著名的“蟠桃之乡”,吕巷蟠桃因果形奇特、皮薄、汁多、甜中带鲜的品质而享有“仙果”的美誉。

以皇母蟠桃合作社为例,2007年118户果农种植面积3690亩,扩大到目前295户果农种植近万亩,一批连接三产的生态休闲果园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合作社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帮助果农销售,吕巷镇专门投资兴建了蟠桃交易中心,开通了蟠桃销售的超市直通车和“蟠桃王”销售网站,搭建起果农与团队客户的联系通道。目前全镇种植面积30亩以上的有41户,盛产期亩均产值8000~1万元,亩均净收入五六千元。

请市民共享瓜果飘香的喜悦

每到当令水果上市季节,上海市各级农业部门都要举办“农民与市民牵手、农村与城市互动”的各类展销活动,让市民享受到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

浦东“农博会”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的背景下,着力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和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使之成为城市和乡村互动的载体、产地和市场对接的平台、市民和农民共同的节日。“农博会”还设立了“现场互动区”,通过相应的操作系统,市民可以查询农情、农事、农产品和农业科技等即时信息,追溯地产农产品的生产记录,检测所购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情况。浦东农业部门还组织“产地游”,组织部分市民代表赴浦东农产品主产地,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体验农事和农家生活,品尝和购买当季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