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约40平米的房间,除了一张办公桌和一套简易会客桌外,四周堆满了柑橘研究的书籍和报刊,两幅放大的橘园照片挂在正对办公桌的墙面上。这就是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柑橘专家邓秀新的办公室。每当工作疲劳之时,邓秀新就会抬头看看那两幅橘园照片:“你看看那个图,就看的出来我们的种植模式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今天的柑橘不像过去的那样密密麻麻的。我们的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我们的供应期由过去的9月到2月份,现在我们最早的7月20号上市,也就是中国的柑橘的供应期大大延长。”
只要谈起柑橘,邓秀新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出生于湖南宜章的他,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从湖南农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师从我国已故老一代柑橘专家章文才教授,成为了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邓秀新瞄准果树生物工程技术这一高新课题,不断取得成果。读硕士期间,他攻克“柑橘愈伤组织染色体变异研究”课题。攻读博士期间,他攻克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难关—柑橘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使我国继以色列和日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获得柑橘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国家。邓秀新还通过改进培养方式和栽培方法,使再生植株所需的时间比以色列缩短两个月,成活率大大提高。1987年,邓秀新被派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柑橘研究及教育中心进行合作研究。短短一年时间,成果令人瞩目:独立完成了“三倍体胚乳愈伤组织再生成植株并植入大田”等20余个柑橘属间和种间融合的研究,其中柑橘属与金柑属融合的体细胞杂种为世界首创。回国20多年来,邓秀新把柑橘研究领域的前沿科技与我国柑橘生产实际相结合,采用细胞工程技术结合分子标记,在育种技术、材料创新、资源评价及品种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创造性的工作。
从事柑橘研究30多年,邓秀新带领他的团队常常千里辗转,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柑橘主产区的农民中流传着一句话:“我们可以不认识县太爷,但不能不认识邓教授,是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对此,邓秀新认为,作为农业工作者就应该为农民多做事:“因为我自己是学农的,要有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把自己掌握的技术,自己掌握的品种能够传授给农民让农民有个好的收入,我就感到满足了。”
正是因为邓秀新和他所带领的团队的努力,才使中国脐橙由进口变成出口、使我国柑橘事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跟10年相比我们的柑橘出口翻了五倍, 今天我们的研究进入到世界的主流,甚至到不管是研究的活跃度还是研究的水平,对产业的支撑方面进入到前面几名,另外最近几年柑橘的研究在整个的世界上起到了领导作用,换句话说中国柑橘的这个好和坏影响到我们整个国际市场的整个变化。”